目录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机械制造常用名词术语 1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1.1 一般术语 1.2 典型表面加工术语 1.3 冷作、钳工及装配常用术语 2 热处理名词术语 3 机械制造工艺管理名词术语 3.1 工艺管理术语 3.2 工艺装备管理术语 3.3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3.4 定置管理术语
第2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及现场工艺管理 第1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刀 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3.1 工艺规程制订原则 3.2 制订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 3.3 工艺规程制订程序弭 4 工艺过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4.1 定位基准选择弭 4.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2.1 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 4.2.2 各类表面的加工方案及适用范围 4.3 加工顺序的安排 4.3.1 加工阶段的划分 4.3.2 工序的合理组合 4.3.3 加工顺序的安排 5 工序设计 5.1 工序基准的选择 5.2 工序尺寸的确定 5.2.1 确定工序尺寸的方法 5.2.2 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参数与计算公式 5.2.3 工艺尺寸链的基本类型与工序尺寸的计算 5.3 加工余量的确定 5.4 机床的选择 5.5 工艺装备的选择 5.6 切削用量的选择 5.7 时间定额的确定 6 工艺文件格式及填写规则 6.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格式及填写规则 6.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格式及填写规则 6.3 标准零件(或典型零件)工艺过程卡片格式及填写规则 第2节 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1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钳 1.1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和程序私 1.2 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基本要求 2 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一钙 2.1 工件便于在机床或夹具上装夹的图例 2.2 减少装夹次数的图例 2.3 减少刀具调整与走刀次数的图例 2.4 采用标准刀具减少刀具种类的图例 2.5 减少切削加工难度的图例 2.6 减少加工量的图例 2.7 加工时便于进刀、退刀和测量的图例 2.8 保证零件在加工时刚度的图例卯 2.9 有利于改善刀具切削条件与提高刀具寿命的图例 3 一般装配对零部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3.1 组成单独部件或装配单元 3.2 应具有合理的装配基面 3.3 考虑装配的方便性 3.4 考虑拆卸的方便性 3.5 考虑装配的零部件之间结构的合理性 3.6 避免装配时的切削加工 3.7 选择合理的调整补偿环 3.8 减少惨整外形的工作量 4 零件结构的热处理工艺性 4.1 防止热处理零件开裂的结构要求 4.2 防止热处理零件变形及硬度不均的结构要求 4.3 热处理齿轮零件的结构要求 第3节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举例 1 轴类零件 1.l调整偏心轴 l.2 单拐曲轴 1.3 连杆螺钉 2 套类零件 2.l缸套 2.2 活塞 2.3 偏心套 3 齿轮、花键、丝杆类零件 3.1 齿轮 3.2 锥齿轮 3.3 齿轮轴 3.4 矩形齿花键轴 3.5 矩形齿花键套 3.6 丝杆 4 连杆类零件 4.1 两孔连杆 4.2 三孔连杆 5 箱体类零件 5.l减速器 5.2 曲轴箱 6其他类零件 6.1 轴承座 6.2 带轮 6.3 轴瓦 第4节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及工艺纪律 l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1.1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1.2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方法及考核 2工艺纪律管理 2.1 基本要求 2.2 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2.3 工艺纪律的考核
第3章 机械加工质量 第1节 机械加工精度 1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1.1 影响尺寸精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1.2 影响形状精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1.3 影响位置精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2 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误差 3 机械加工的经济精度 3.l加工路线与所能达到的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 3.2 各种加工方法能达到的尺寸经济精度 3.3 各种加工方法能达到的形状经济精度 3.4 各种加工方法能达到的位置经济精度 第2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1 表面粗糙度 1.1 各种加工方法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 1.2 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1.3 表面粗糙度与加工精度和配合之间的关系 1.4 各种连接表面的粗糙度 2 加工硬化与残余应力 2.1 加工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2.2 残余应力 3 机械加工中的振动 3.1 强迫振动的特点、产生原因与消减措施 3.2 自激振动(颤振)的特点、产 生原因与消减措施
第4章 机械制图 第1节 基本规定 l 图纸幅面和格式 l.1 图纸幅面尺寸 1.2 图框格式及尺寸 2 标题栏和明细栏 2.l标题栏方位 2.2 标题栏 2.3 明细栏 3比例 3.1 术语 3.2 比例系列 3.3 标注方法 4 字体 4.1 基本要求 4.2 字体示例 5 图线 6 剖面符号 第2节 图样画法 1 视图 1.l基本视图名称及其投影方向的规定 l.2 视图的类型 2 剖视 2.1 剖视图 2.2 剖切面 2.3 剖切符号 2.4 剖视图的配置 2.5 剖切位置与剖视图的标注 3 断面图 4 局部放大图 5 简化画法 5.1 基本要求 5.2 特定简化画法 5.3 对称画法 5.4 剖切平面前、后结构及剖面符号简化画法 5.5 轮廓画法 5.6 相同、成组结构或要素的画法 5.7 特定结构或要素的画法 5.8 特定件画法 第3节 尺寸注法 1 基本规则 2 标注尺寸三要素 2.l尺寸数字 2.2 尺寸线 2.3 尺寸界线 3 标注尺寸的符号 4 简化注法 4.l简化注法基本规定 4.2 简化注法图例 第4节 常用零件画法 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1.1 螺纹的规定画法 1.2 螺纹的标注 l.3 装配图中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1.4 常用紧固件的简化画法 2 齿轮、齿条、蜗杆、蜗轮及链轮的画法 2.1 齿轮、齿条、蜗轮及链轮的画法 2.2 齿轮、蜗杆、蜗轮啮合画法 3 矩形花键的画法及其尺寸标注 4 弹簧的画法 4.1 螺旋弹簧的画法 4.2 碟形弹簧的画法 4.3 平面涡卷弹簧的画法 4.4 板弹簧的画法 4.5 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 5 中心孔表示法 5.1 中心孔符号 5.2 中心孔在图样上的标注 6 滚动轴承表示法 6.1 基本规定 6.2 简化画法 6.3 规定画法 6.4 应用示例 7 动密封圈表示法 7.1 基本规定 7.2 简化画法 7.3 规定画法 7.4 应用举例
第5章 机械零件 第1节 螺纹 1 普通螺纹(M) 1.1 普通螺纹牙型 l.2 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 l.3 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 1.4 普通螺纹的公差 l.5 标记方法及示例 2 梯形螺纹(30°)(Tr) 2.1 梯形螺纹牙型 2.2 梯形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 2.3 梯形螺纹基本尺寸 2.4 梯形螺纹公差 2.5 梯形螺纹旋合长度 2.6 梯形螺纹代号与标记 3 锯齿形螺纹(3°、30°)(B) 3.l 锯齿形(3°、30°)螺纹牙型 3.2 锯齿形螺纹的直径与螺距系列 3.3 锯齿形螺纹基本尺寸 3.4 锯齿形螺纹公差 3.5 锯齿形螺纹标记方法及示例 4.5 5°管螺纹 4.l.5 5°密封管螺纹 4.2.5 5°非密封管螺纹 5.6 0°密封管螺纹 5.l螺纹术语及代号 5.2 螺纹牙型及牙型尺寸 5.3 圆锥管螺纹的基本尺寸及其公差 5.4 圆柱内螺纹的基本尺寸及公差 5.5 有效螺纹的长度 5.6 倒角对基准平面理论位置的影响 5.7 螺纹特征代号及标记示例 6米制管螺纹(60°) 6.l一般密封米制管螺纹(ZM、M) 6.2 非密封米制管螺纹(M) 7英制惠氏螺纹 7.1 牙型 7.2 英制惠氏螺纹的标准系列 7.3 基本尺寸 7.4 公差 7.5 标记示例 第2节 齿轮 …… 第6章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第7章 金属切削机床及辅具 第8章 机床夹具 第9章 机械加工工序间加工余量 第10章 刀具和磨料磨具 第11章 切削加工 第12章 钳工加工及装配 第13章 技术测量及量具 第14章 常用技术资料 附录 切削加工工艺守则 参考文献
|